你的位置:酷游平台地址ku113在哪可以登 > 新闻动态 > >林黛玉临终的时候贾宝玉在哪,为什么他没能来见黛玉最后一面?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
林黛玉临终的时候贾宝玉在哪,为什么他没能来见黛玉最后一面?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1:43    点击次数:166

贾宝玉外出避祸,林黛玉在家遭受“风刀霜剑”,泪尽而亡。宝玉回来后人去楼空。

《红楼梦》爱好者都知道,现在的通行本后面四十回并非原作者手笔。这一点之前我们多有提及并举例,此处不赘。而续书中对林黛玉之死的处理,亦多与原著本意背道而驰,仅仅说一件:林黛玉此生下凡,是为还宝玉的泪水而来,她人生的终点,只会对宝玉抱有感激、理解和祝福,而不会出现那种欲言又止地怨恨。

而在续书中,林黛玉又是撕掉以前定情的手绢,又是焚烧当日写下的情诗,这满满的怨恨,哪里像超凡脱俗的林黛玉所为?

不过,续书中的“黛玉之死”还是有符合原著的细节处理的,那就是林黛玉逝世时,贾宝玉不在她的身边。为什么这么肯定?

我们继续往下看。

在第二十六回,贾宝玉中午不睡觉,溜达到潇湘馆,文中描述当时的景象:

只见凤尾森森,龙吟细细。举目望门上一看,只见匾上写着“潇湘馆”三字。展开剩余80%

这一处描写中,脂砚斋批到:与后文“落叶萧萧,寒烟漠漠”一对,可伤可叹!

什么意思呢?就是贾宝玉某次再来到潇湘馆时,已经是室迩人遐了。这时候的潇湘馆生机勃勃,一派生气,将来贾宝玉再见,是意想不到的萧条与落寞。

而在第七十八回,贾迎春出嫁后,贾宝玉来到紫菱洲一带徘徊,此处又见脂批:“将来对景悼颦儿”。

由此可知,林黛玉逝世时,贾宝玉是不知道的,以至后来要悼念林黛玉,只能面对满眼荒凉的景色,什么灵牌棺柩都是不存在的。

那么,林黛玉死前,贾宝玉为何不去看他?他是被阻止前往,还是别有原因?

在第二十八回, 因为贾宝玉一句玩笑话,林黛玉便不高兴了,来人传饭时,也没等贾宝玉便自个先走。两人暗中这么较劲起来。

贾宝玉跟上来时,林黛玉在贾母屋里剪东西呢,两人刚对不上几句话,就有人来传宝玉出去。贾宝玉前脚刚走,黛玉后脚就跟出来,说到:

“阿弥陀佛,赶明儿你回来,我死了也罢!”

这句话放在当时的场景,总给人一种突兀之感,然而我们联系各处细节,便知这是林黛玉自己说出的谶语呢。

我们看看贾宝玉是被谁叫走的?冯紫英。

到了冯紫英家后,一众朋友已经在那里等候,贾宝玉到后,问起了前儿冯紫英说到的一件“不幸中之大幸”之事,冯紫英笑称这是设辞。实际上呢,上一次几位朋友相聚时,冯紫英确实脸上挂了彩,薛蟠问时他称是“前儿打围,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一翅膀。”

略谙《红楼梦》者皆知,作者在关于政治上的描写,是常用曲笔的,这里的打围,绝非简单的打猎,而是与某种政治行为有关。

这种行为,在后面的佚稿中必将提到,贾宝玉就是卷入了这个事件之中。他只能离开贾府以避祸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即便贾宝玉没有离开贾府,林黛玉死时,他也不能在她身边。为何?

大观园抄检,司棋“人赃俱获”,被当成绣春囊一案“案犯”,撵了出去。

按理说,这件事到这里就这么结束了,可是王夫人却开启了另一个计划:血洗怡红院!

司棋被撵走后,为了不影响贾母的好心情,王夫人憋着过了中秋节,才向怡红院伸出了她的摧花折柳之手。

接下来,就是晴雯、芳官和四儿也被撵了出去。

而在这期间,王夫人说的话就有意思,她恨恨道:

“因叫人查看了,今年不宜迁挪,暂且挨过今年,明年一并给我仍旧搬出去心净。”

这就很让人不解了,照王夫人说的,这是把勾引宝玉的“狐媚子”撵出去,现在几个长得好看的,不管有没有勾引过宝玉的都撵走了,王夫人为啥还不“心净”?非得将贾宝玉搬出去才安心?

说到底,真正让她心烦意乱的人,还待在大观园呢,可是她却没法将她撵走,因为那是贾母最疼爱的林黛玉!

稍微有点记性的朋友都记得,贾宝玉挨打过后,花袭人狗不颠地跑到了王夫人面前,说了了一番“小见识”,说是园子里两个表姐妹大了,要避嫌,但是口中却将年纪小的林黛玉摆在了前头,而这两位表姐妹素日哪个和贾宝玉最亲近,有目共睹,所以袭人所指何人,王夫人亦心知肚明矣。

花袭人就建议了,还是将二爷搬出来吧,不然到时出了事,我们也死无葬身之地啊。这话将王夫人轰去了魂魄,就此成天想着自己儿子被林黛玉勾引了、作怪了。

因为心中厌恶着林黛玉,所以后来听说晴雯的作派,第一个就想起了她长得像林黛玉,潜意识中将晴雯当做林黛玉,恨不能除之而后快。在晴雯死后,更是污蔑晴雯患得女儿痨,命其兄嫂将其焚尸,对一个丫头,她恨到了挫骨扬灰的地步,其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?一切因为她长得像林黛玉!

所以,在八十回后,贾母先黛玉辞世(紫鹃说过,老太太一走,就只有凭人欺负的份了),贾宝玉被王夫人挪出大观园,再不会见到林黛玉……

再值得一提的是,林黛玉去世后,她的下场应该和晴雯一样,被王夫人污蔑是女儿痨,一把大火将其焚了,毕竟晴雯去世后,贾宝玉为晴雯作女儿诔时,花丛中闪现出来的是林黛玉,一定程度暗示了晴雯之死,是林黛玉之死的预演。

这是本人关于“黛玉之死”的一点小见解,有不同见解的朋友,欢迎评论区讨论。

发布于:北京市

上一篇:“致敬!老兵”系列人物海报丨朱有芹:枪林弹雨中的“爆破英雄”_闪电_新闻_齐鲁网
下一篇:没有了
友情链接: